意大利作家翁贝托·艾柯(Umberto Eco)绝对是个与众不同的人,首先,作为驰名世界的符号学家,他的名字前面是一大串银光闪闪的学术头衔;其次,作为广受欢迎的畅销小说作家,他的名字后面则是另一大串金光闪闪的畅销书单,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那部《玫瑰之名》(The Name of the Rose),虽然是他48岁那年才发表的小说处女作,但迄今20年来已在全世界以35种语言卖出了1600万本,还被好莱坞改编成同名电影,由越老越酷的大明星肖恩·康纳利主演,一度轰动全球。
上周,艾柯终于出版了他6年来的第一部小说新作《鲍多里诺》(Baudolino),并被当地报章视为近年来意大利文学界和出版界的头等大事,想必其出版商Bompiani公司对艾柯的影响力和传媒的鼎力配合也深信不疑,因而《鲍多里诺》首版印数即达30万册之巨,对一本严肃的意大利语文学作品而言,30万实在是一个天文数字了。
《鲍多里诺》一书厚达500余页,主人公是意大利西北部历史名城亚历山德里亚的守护人圣鲍多里诺(San Baudolino),但在艾柯的笔下,这位圣徒变成了一位济公式的人物,四处流浪,居无定所,破衣烂衫,插科打诨,不仅到处捅娄子,而且迷恋美妇,甚至因此上演出《十日谈》中的种种闹剧。就连艾柯自己也说,“这是一本搞笑的怪异之作。”
读者对作家和作品之间的隐秘关系总是怀有莫大的兴趣,报纸更是视挖掘这方面的“秘闻”为一大乐事。这次也不例外,意大利书评家已将小说的情节与艾柯的人生履历结合起来,声称其中包含了作家本人的大量自传性因素,特别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故事。对此,艾柯倒也不作反驳,乐得让人们去做或有或无的猜测。
翁贝托·艾柯今年68岁,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任教,前些年曾受邀访华。其作品的中文译本也有出版,但在我的记忆中,好像仅限于十多年前的《玫瑰之名》一部。艾柯为数不多的小说其实都有中译,以繁体字在台湾出版。
艾柯的小说和他艰涩的符号学研究其实相隔甚远,有书评家竟用“好玩”(funny)一词予以形容,这大概得益于薄伽丘的遗风。同时,小说中所体现出的作者历史和神学知识的渊博也令人难忘,不过却从不给人以卖弄之感,反而给读者带来无上的阅读乐趣,正如我们在黄昏阅读博尔赫斯时的曼妙感觉一样。
《鲍多里诺》6年的写作并非总是充满了快乐,在本书正式出版之前,艾柯对意大利《共和国报》的女记者劳拉·丽丽(Laura Lilli)大谈了一通充满挑战和内心斗争的写作过程,有兴趣且又像我一样视意大利语为天书的读者,可以到艾柯的一个专题网站找到这篇访谈的英文译文。地址如下:http://www.themodernword.com/eco/eco_news.html。